(应城台记者程国辉通讯员丁红梅)3月9日,团山北麓、凤尾湖畔,迎来“应城石膏与美术课程资源整合课题组”的学员们,他们齐聚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,实地探寻石膏文化,传承非遗经典。
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展示有“中国石膏”、“中国膏都”、“创业史诗”、“膏都新貌”4个主题内容。课题组成员有序参观学习,通过查看文字图片、雕塑场景、馆藏展示、多媒体演示等传统与现代手法,全方位向大家展现了一座古老矿山曲折壮美的发展历程。
当天,课题组成员还到“半边山”追寻石膏遗迹,赴应城市陡河石膏制品有限公司学习石膏工艺流程,进城北三矿矿区参观矿区生产全貌和七、八十年代省矿区工人们的生活遗址。
丰富的石膏资源、悠久的石膏历史、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让课题组成员驻足在青膏瓦房旁,沉思追忆。课题组成员卢红斌老师表示,膏雕工艺、地方文化即将在新时代的春天得到传承与发展,开出绚丽多姿的创新艺术教育之花。
编辑胡松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