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膏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来源特征结构特征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4910787.html

01一、来源(source)、特性(character)、搬运(transport)与固结

◆  沉积物来源:母岩风化物、生物、火山物质、宇宙物质。

◆  沉积岩主要特性:层理、含化石。

◆  沉积物的搬运:①底运(滚、跃):沿水流底部搬运:2mm,砾岩;2~0.1mm,砂岩;②悬运(悬浮状):0.1~0.01mm,粉砂岩;③溶运(离子态):0.01mm,粘土岩、灰岩。

◆  固结作用(consolidation)压固;胶结;重结晶;新矿物生长.

沉积物来源

02二、沉积岩中的矿物(Mineralsinsedimentaryrocks)

1.  沉积岩、岩浆岩与变质岩特有矿物成分比较

沉积岩:方解石、白云石、石膏、石盐、高岭石、蒙脱石岩浆岩:橄榄石、辉石、角闪石、黑云母

美国科罗拉多国家地质公园

变质岩:红柱石、堇青石、矽线石、硅灰石、十字石、蓝闪石

2.  石英、长石、云母是沉积岩、火成岩、变质岩中共有的矿物

03三、沉积岩的结构

结构反映形成条件;构造反映形成环境。

◆  大小(size):肉眼→放大镜→显微镜→电子显微镜

砾2mm、砂2~0.1mm、粉砂0.1~0.01mm、泥0.01mm

巨砾25.6cm、6.4cm中砾≤25.6cm、小砾≤6.4cm(Mclane,)

砾岩的碎屑结构

◆  碎屑结构(clastictexture):岩石中的颗粒是机械沉积的碎屑物。

碎屑岩:砾岩→砂岩→细砂-粉砂岩;泥岩

砾岩=碎屑+填隙物(比碎屑小1-2粒级)+胶结物

填隙物(基质(matrix)):砂、细砂、粉砂、生物及火山碎屑等。

胶结物(cement):Si,Fe,Ca,泥  (肉眼分不出大小)。

◆  沉积岩中的非碎屑结构(non-clastictexture)

①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;

②无碎屑和填隙物及胶结物之分;

③为化学岩、生物化学岩所特有。

④类型晶质结构:全由近等大的沉积晶体组成;如灰岩的方解石。生物结构:由丰富的生物化石碎屑组成。

分选性坏a好b

◆  分选性(sorsort):碎屑大小的均匀程度。均匀者,反映搬运距离远。

碎屑的磨圆度

圆度(roundness):碎屑的圆化程度。棱角(a)、次棱角(b)  、次圆(c)、圆(d)。

滚圆者,反映搬运距离远。

04四、沉积构造(sedimentarystructure)

◆  定义: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,是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与排列方式。

◆  层的厚度:巨厚1m、厚层1~0.5m、中厚0.5~0.1m、薄层0.1~0.01m、微层0.01m。

1.  层理(bedding):沉积岩的成层性。

沉积时,颗粒粗细不同、硬度不同、环境气候发生变化(颜色),就会形成层理。

沉积岩的水平层理-塔里木盆地

a.  平行层理(parallelbedding):不同沉积层顶底面平行。沉积岩在安静的介质环境中形成。

砂岩中的单流向斜层理-*拜城

b.  交错层理(crossbedding):不同沉积层顶底面不平行。沉积岩形成于动荡的介质环境中。根据“顶截底切”原理,可判断地层的顶底。

2、递变层理(gradedbedding):同一层内,碎屑粒级由下而上逐渐变小。

◆  形成环境:水体运动可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.如水介质环境周期性

变化,在重力沉积下就形成了“韵律层”。

◆  用途:确定地层的顶底。

3.  波痕(ripplemark):波浪弯曲的层面.反映沉积环境动荡。

◆  水介质定向运动形成不对称波痕:可确定流向(从缓坡向陡坡),但不能确定顶底。

◆  水介质往复运动形成对称波痕:可确定地层顶底(尖头朝顶),但不能确定流向。

4.  泥裂(mudcrack):层面上多边形,剖面上楔形。

◆  成因:滨海、滨湖沉积物暴露出水面,失水→变干→收缩而成;填充物与上复岩层相当。

◆  用途:①确定地层的顶底;②指示古气候(干燥);

③确定沉积相(陆相、海岸相)。

5.  缝合线(stylolite)  岩层中的锯齿状曲线,与层面平行(但有例外)。  与英文的“suture”区别很大。

◆  分布:石灰岩、砂岩中(如五通石英砂岩)。

◆  成因:大型的缝合线示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;小的示压溶作用,含二氧化碳淤泥沿层面循环时,溶解二侧物质所致。

◆  用途:确定地层产状(须结合其他标志才能确定地层的正常或倒转)

6、结核(nodule,concretion)

◆  定义:沉积时,一些不同物质绕质点滚动聚积而成的核状体。

◆  分布:石灰岩(栖霞组灰岩P1、高骊山组砂页岩C1)、硅质页岩(孤峰组P1)。

◆  变化:结核脱水收缩,形成网状裂隙,称“龟背石”。

◆  用途:a.划分对比地层(结核体多定向排列);

b.推测地层形成环境  (CCD,碳酸盐岩沉积补偿线)。

7.  冲刷痕、印模(scourmark)、底模(solemark)

◆  定义:沉积岩层的底面起伏状突起。

◆  分布:砂岩、页岩中。

◆  成因:冲刷、荷重

8.  雨痕、冰雹痕:陆地或浅水环境;虫迹:浅海环境;

假晶:干旱环境;同生褶皱、叠层岩等:浅水环境。

9.  次生构造:沉积岩形成后产生的构造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