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膏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S振荡中医用药补阳补液祛邪篇 [复制链接]

1#
收集整理,个人看法,仅供参考补液的药:熟地、枸杞、白芍。

熟地:小用时补阴液;用多了滋阴;如果用太多就会增加湿气。所以用熟地时要很紧慎,用量的拿捏是很重要的,如果你量用得好,它可以出神入化,如果用量没有把握好它就会起到反作用,熟地就像女人是很难驾驭。当脉像是空刚有热时用熟地,有热如体现为小便发*。

枸杞:补阳液,右尺空凉,弱时用枸杞,如果寒的呈度比较重,就不要用枸杞。枸杞温养补右尺,脉细小寒最相宜。

白芍:补养阴液,配合右郁,敛阳,例如:发动机在空转时要加机油。右郁:1、右边特别空刚急左边的脉很弱,那么你把右边的空刚急收敛下来,左边的脉就平了。2、右边不是很刚急,但是左边太弱了,你就不要用白芍,应该用肉桂把左边提起来。

补阳的药:补骨脂、肉桂、桂枝、白芷、干姜

补骨脂:性热,调右脉,当人体前面,特别是腹部(下焦)很寒凉时可以用补骨脂。脉像就是右尺无根、寒凉。补骨脂有祛寒助阳化湿的作用。

如果一个人右侧脉像有湿、寒的话,我会用*芪、补骨脂、薏米这个药方,让身体的气转起来,同时有助阳祛湿的作用。

肉桂:调左脉的,当背部很寒凉时可以用肉桂。脉像就是左尺无根、寒凉。肉桂有祛寒助阳化湿的作用。补骨脂与肉桂相比,补骨脂更热,所以便用补骨脂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一个细节,就是要同时补液,因为它容易干烧锅。如果我们用了人参又那么烈、补骨脂又那么烈,这两个一起用而且量又大,这样就会导致火一下子就冲上去了,阴就下一子烤干了,伤害了身体,要重新修复身体了代价就有点高了,所以我们在同时,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阴阳看成一体,这是一个总的思维,要记住,阴阳有区别指时我们身体有调理的需要,而不是真正有区别。

桂枝:轾脉,左寸又低、又寒用桂枝,桂枝是有祛寒助阳的作用,桂枝是一味很好的增加心阳的药,心脏需要能量把输入来的血泵出去,让血液运行起来,如果心阳不足就无法让血液运行到全身。桂枝是常用药,用于祛左寒轾、左寸虚弱。

白芷:右寸寒弱用白芷,去左寒轾,白芷开阳发表,特别是右寸寒弱时出现头痛或脖子痛等症状时用白芷效果明显。

干姜:右寸寒弱除了可以用白芷外,还可以用姜,姜分生姜和干姜,两者作用与驱别大,生姜是用于外感刚发生时使用效果特别好,当寒气刚入里在表时用生姜,生姜有开阳发玫的作用,马上把在表的寒气驱赶身外;当寒气已入里到脾胃等脏腑时,可以干姜来排出。

附子:附子是最热的药,由于它有*性,附子要制排除了*性之后才可以使用。一般我们都使用中成药,中成药使用的附子都是制过的,中成药中有附子理中丸和桂附地*丸等到。当外感刚起时也可以用三分之一的附子理中丸,因为附子理中丸中也有生姜的成份,用了有排寒助阳的作用,效果也很好。以上阴阳的药讲完了。

现在讲五邪用的药,这类别的药属于中品药:(解郁)。

甘草:当左侧脉大,右侧脉小时,用甘草就可以调和左右脉不平衡,它的原理是改人体右侧空间的血液循环,右侧的郁自然就运行过来了,这样达到左右脉平衡起来。

柴胡:左寸低轾时用柴胡,用柴胡提升左寸时,前提是要左尺要有根。如果左尺无根时,可以同时补左尺,用柴胡提升左寸。

升麻:右寸低轾,要提升右寸时,右尺要胡根才能使用,如果右尺无根时,可以同时补右尺,用柴胡提升右寸。

*芩:表热里寒时可以用*芩,*芩善走上焦,散表热,*芩的药性会比薏米、山药强,在日常用药中能用更安全的药就先用更安全的药,能用食疗的不用药。

例如:在日常应用中如果刚刚开始微微有点阳动时,会先使用薏米;如果阳动的厉害一点再用山药;如果表热的很厉害我才用*芩,因为在日常用药中,如果发现微微有点热或阳动厉害一点时只要用薏米或山药,薏米和山药一化热,身体的气息一转,热化了身体就恢复正常运作。

石膏:脉像是热有力,脉证是阳实,石膏化实热,善于走中焦。阳实用石膏,当胃火不降时可用石膏,但现实生活中用石膏的情况不多,因为真正阳实的人不多。

吴茱萸:脉像是寒有力,脉证是阴实,吴茱萸化实寒,引火下行。吴茱萸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多,它在处理阴实证状的人效果比较快之外,它还可以用来僻邪。例如:人上焦很火、下焦很寒时,易产生口腔溃疡、喉咙有一团火、不舒服等上热现像,这一类的多半是上热下寒,用吴茱萸时就可以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,但往往很多时候一些医生就会把这种假火当真火来治疗,给你吃一堆的凉药,当时你可能感觉会好一点,但是如果你再继续吃凉药下去就会变药伤了,因为你不是真正有一把火,你是因为中焦堵了能量下不去,所以虚火上行了。

茯苓:脉象为稀薄,象流水一样,水脉时用茯苓,茯苓是用来利水的。茯苓的性味平淡,中性,没有明显的寒热。山药:性味为平酸,山药是用于化湿热的,滋阴去湿,所以如果阳虚的特别厉害,用山药时不要用太多,平时如果是阳虚的人吃山药是也不要太多。但是山药煮熟后它的性味会改变一些。当脉象出现湿热时用山药是很好的。

薏米:性味为平淡,脉象出现濡、微热时使用,起到化湿,祛微热的作用。薏米经炒后凉性会祛除很多,如果是阳虚又有湿时可以用经过炒熟的薏米,这样对阳虚有湿的人更加好。煲汤时如果是阳虚有湿的人也可以用经过炒熟的薏米去煲汤。

白术:性味为温苦,脉象出现弱、濡、寒时使用,特点是补气去寒湿,加点熟地防液虚。脉弱说明气不够,白术有补气的作用,四两白术相当于一两人参。白术另一个特点是易燥,所以使用白术时要加点熟地滋阴。

草寇:性味为温平,脉象濡涩寒、右关涩手时使用,脉证为湿瘀,草寇可以温通右关,祛寒湿瘀的作用。如果摸到右关上有粒粒状物或者有条索状物,而且又有寒和湿的时用草寇,特别是那些有寒导致拉肚子的人用草寇效用明显。草寇经常与扁豆、眉豆搭档,草寇与扁豆搭档时是祛右关的寒、湿、痰,脉象为寒、濡、涩粘滑。草寇与眉豆搭档时是祛寒、湿、瘀,脉象为濡、涩寒。眉豆祛寒、湿、瘀的作用给扁豆更强,是扁豆的升级版。扁豆会湿和一些,它祛的瘀是还没有成形的瘀,就是还没有成沙粒状的瘀,就是在痰与瘀之间松软瘀,效果会明显。所以老人小孩均适用。

扁豆:性味为平甘;脉象为濡、涩粘滑;脉证为痰湿瘀;特点为右关湿瘀郁,人松软瘀--老人小孩均适用。

眉豆:性味为湿甘;脉象为濡动,涩寒;脉证为寒湿瘀;特点是扁豆的升级版。

半夏:性味为温平;脉象为粘滑,寒;脉证为痰、寒;特点温化寒痰,其*性干姜化之,是以常用姜半夏。(痰:一般人认为口里吐出来的才叫痰,在中医里讲的痰除了口里吐出来的痰外,广泛的讲是游离在身体里的粘滑液体。)

川贝:性味为寒苦;脉象为粘滑,热;脉证为痰、热;特点是清利热痰,寒体少用。阴阳是一体的,如果人虚损久、咳嗽久了,阴阳它也会转化的,所以在用药时遇以寒为主的脉象时会用0.1克的半夏,同时搭配0.01克或0.02克的川贝,这样可以阴阳都平衡一下,虚损久了的人阴阳都会虚,虽然主要脉象为阳虚,但不代表他是完全阳虚,在应用中要灵活,不要决对。

三七:性味为温苦;脉象为滑涩有寒;脉证为血瘀;特点是化血瘀有寒,有点补气作用。

丹参:性味为凉苦;脉象为滑涩有热;脉证为血瘀;特点是化血瘀有热,禁醋及酸性食物。

牛膝:性味为平苦;脉象为左关濡涩滞;脉证为湿瘀;特点是化左关瘀,通督脉引气下行。

枳壳:性味为平苦;脉象为右关濡涩滞;脉证为湿瘀;特点是化右关瘀,在破气作用。如果气比较弱时要同时加补气的药或者先不用枳壳,先用草寇、眉豆化右关瘀,等气充足后再用枳壳。

瘀,倒底是湿瘀还是血瘀,经常分不清,我们讲一个简单分辨的方法,一个脉管里一般湿瘀会在脉管的两边,而且它没有那坚硬;但是血瘀它会在脉管中间里面在沉位而且比较坚硬,如果分不清楚,在日常中不管是湿瘀还是血瘀,我们都可以先以化湿瘀的方法来治疗,也就是可以先用牛膝、枳壳。

如果右关气比较弱时要同时加补气的药或者先不用枳壳,先用草寇、眉豆化右关瘀,等气充足后再用枳壳。血瘀时如果有热,我们可以用丹参的同时加一点三七;如果有寒时可以用三七的同时加一点丹丹参,因为身体的阴阳是会变化的,这样使用会安全一点。所以大家在用药时不要死在脉药歌里,脉药歌用到最后都要丢掉,用熟了之后我们要化为应用经验灵活应用,悟出了用药的道里时,你才能达到用药如有神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