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膏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药食同源的一味中药,食之乌发明目缓衰 [复制链接]

1#

大自然是慷慨的,我们祖先凭借朴素的智慧让我们得以发展,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闻名于世,其中就有家喻户晓的中医文化,中草药也是被广为认可,比如有一味中药本是一种植物的果实,它亦药亦食,可以说是药食同源,食之可以乌发、明目、延缓衰老,还降糖,生津润肠道。

这种植物果实就是桑树上长出的桑葚,入药也是以桑葚为名,我们的祖先是以农桑为主,所以桑葚不论是作为食物还是入药的历史都比较悠久。

因此本草类典籍对桑葚的记载有很多,比如《食疗本草》认为桑葚“食之补五脏,耳目聪明,利关节,通血气,益精神”,唐代极具威望的著作《新修本草》提出桑葚“止消渴”。

“消渴”一词就是中医文化中独有的名词,是对血中血糖升高的描述。桑葚一直作为古时候的一种养生食物,正如《本草拾遗》中描述“利五脏关节,通血气,久服不饥”,还描述说常吃桑葚可以让变白的须发转黑。

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有所疑问,桑葚虽好但是不好储存,尤其是新鲜的桑葚,那么该如何保存呢,这一点其实不用担心,在《古今医统大全》中明确“采桑葚熟者食之,或熬成膏摊于桑叶上,晒干捣作饼收藏。或直取桑葚晒干,可藏经年”。

由此可见,古时候就用熬制或者晒干的方法来储存#中药#桑葚,就以现代来说,作为中药桑葚多采用两种方法炮制方便于储存,一是直接晒干;二是蒸熟后再干燥,可以保存的时间比较久。

知道了如何保存桑葚之后,大家可以安心了解它的养生用处,并且可以在何时的时候合理运用到养生过程中,用桑葚养生可不是吃桑葚那么简单,也需要与其他中草药合理的搭配,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桑葚的三类益处来详细了解。

一、用桑葚养生延缓衰老。

桑葚的特点是“甘润”,有养血滋阴之功而益于肝肾,因此肝肾之阴不足的亚健康尤其适合用之养生,再者桑葚药力平缓,没有人参等滋养类中草药那样的峻烈特点,并且味道甜美,适合于长期养生使用。

肝肾之阴不足的表现特点多是常说的衰老的表现,例如腰膝的酸软、神疲容易倦怠、胡须和头发的过早变白,以及常见的晕眩且耳中鸣响、眼睛的昏花,这类人群较轻者可以用桑葚煮水后加蜂蜜养生;稍甚者就需要与制何首乌、女贞子、墨旱莲、杜仲一起增强其滋养之力,这个组合十分有名,它出自于《世补斋医书》,名为“首乌延寿”。

二、用桑葚养生可生津降糖。

桑葚在《新修本草中》提到“止消渴”,也就是降糖的意思,但并非所有血糖升高之人都能用,而是属于内热消渴的人更为适合,降糖用桑葚与生地黄、熟地黄、石斛、麦冬、玉竹、沙参一起滋阴生津。

如果热盛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天花粉、生石膏、知母、天冬用以清热;如果内热消渴伴有气虚,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西洋参、太子参、生黄芪,用以补气生津。

三、用桑葚养生可生津润肠道。

桑葚养血生津且能润燥,润燥之物有润肺、滋胃阴、胃肠之分,而桑葚主要是润肠道,尤其是肠道津液不足和血虚而有的大便秘结更为适合,对于较轻者,可以单用桑葚煮水,然后过滤掉桑葚,在剩余的水中加少量的冰糖就可以喝。

较为重的可以用桑葚与肉苁蓉、黑芝麻、火麻仁同用,有些典籍上记载还需要加生何首乌,其实近些年来探索出何首乌有一定的弊端。尤其是对脏腑的弊端,制何首乌能把弊端降到最低,且通过合理配伍消除毒素,虽然生何首乌通便更加,但是不建议用生何首乌,就算必须要用也不能长时间的用。

言归正传,大便干燥而伴有气滞而肚子中胀的人,可以在上述的方法中适量加一些枳壳,可以达到行气通便的目的。

用了这么大的篇幅来叙说桑葚的益处,尽管桑葚属于药食同源,但是只要是中药有“四气五味”,就有适用于不适合之说,不适合吃桑葚的人主要是脾胃虚寒而大便稀薄的人,这类人偶尔可以尝尝鲜,却也不能多吃,用之养生更不适合。

桑葚不论作为食物还是中药都不能一次吃太多,就以入药来说,养生用的大部分是干燥之后的桑葚,这时候用10至15克即可。再者前边提到过桑葚的药力特点是力缓,因此用之养生还需要坚持,短时间内可能不是那么明显。

大自然赠予了我们衣食住行的物质基础,还为我们提供了养生之物,合理利用自然的同时也需要加以保护然环境,环境的优劣与我们自身的健康也是息息相关的,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